从空中俯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下称“中大深圳校区”)校园犹如一只羽翼渐丰、展翅欲飞的凤凰。从2015年签约、2018年动工、2020年启用,再到2023完工,昔日蓝图愿景正成为现实,中大与深圳共同筹划部署八年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也正进入收获阶段。
(资料图)
6月19日,中大深圳校区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中大深圳校区一期建设已于本月全面完工。作为深圳建市以来最高标准的大学校园,中大深圳校区占地面积5000亩,拥有17个整建制学院,两家附属医院,目前本硕博在校生1.1万余人,是深圳市在校生规模第二大的高校。
中大深圳校区目前以新医科和新工科为主要办学特色。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介绍,未来中大将积极推动二期建设纳入光明科学城发展规划,加强在“未来技术”领域布局,加快建设智能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生物医学、柔性电子等新兴工科,同时还在考虑布局一个人文科学研究院,以提升校区通识教育水平和人文底蕴。
着力发展“新医科”“新工科”
“八年前,中山大学党政班子作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判断:(深圳)这座世界级的城市一定会诞生世界一流的大学。生于斯长于斯、受养于岭南人民的中山大学当仁不让应该去做这所大学, 方不辜负时代所赋予的历史机遇。”6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向媒体讲述中大与深圳“联姻”的一段缘由。
2015年11月3日,中山大学与深圳市签署协议。当年12 月,教育部批准建设深圳校区,定位的目标就是建设成为支撑引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重要培养基地。
作为中山大学的第三个校区,中大深圳校区从建立之初就承载着校地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壮志。
根据深圳的需求和产业特点,中大深圳校区重点布局医科“强项”、补齐工科“短板”。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聚焦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和深圳创新发展战略,与广州校区现有的学科方向实行错位发展。
目前,中大深圳校区本硕博在校生培养总数达到11543人,是深圳市在校生规模第二大的高校。一个刚刚建成的大学校区,如何有这样的办学局面和规模?
高松表示,背靠百年中大的办学资源和师资,这使深圳校区得以成功采取“一边推进建设一边办学育人”的模式,即一边在深圳光明区推进硬件设施建设,一边在广州校区招生培养、教师队伍和科研齐头并进。
这种“双线作战”方式,事实上使得中大在国内高校新医科、新工科建设热潮中有了“提前卡位”的先机。短短几年间,无论是在传统优势学科(如临床医学),还是全新建设的新工科,中大深圳校区正在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文化。
在中大医学院,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实验室设备造价不菲,如基础与临床医学教学实验室设备总值超过1.8亿元。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许可慰介绍,学院的人体机能学实验室里配备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人体生理学实验系统,还有达芬奇机器人模拟训练系统等高精尖设备,可以让学生更早接触临床前沿技术。
为更好践行新医科理念,医学院实行“临床+基础”双班主任制,本科理论大课中部分由临床医生讲授,“我本人就是一名临床医生。”许可慰介绍。
能有底气这样做,缘于与中大深圳校区几乎同步谋划、选址仅相距1.5公里的教学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该院开业仅4年2个月就通过了“三甲”审核,刷新了国内新建医院最快通过“三甲”的纪录,该院规划总床位4000张,未来将打造成华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医院。
“真刀实枪”演练不仅在医学院。“在深圳校区的P2+实验室,学生可以用真正的病原体训练实验技能。”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钱军介绍,除了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外,P2+实验室还与广州校区北校园P3实验室、中大华南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共同构成中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集群,将成为国家生物安全防护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兴前沿学科更重视交叉融合,也更强调产学研转化。“未来几年,学院的一些成果有望走向临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张超介绍,医工融合创新碰撞出的“3D打印钛合金漏斗胸支架”“可降解镁界面螺钉”等成果,目前已在与企业界对接。
学生更多参与到创新创造,是新工科学科一大特色。在航空航天学院,明年一颗由中大学生全过程、全方位自主研制的卫星“中山大学学生立方星”将带着自拍杆“上天”,在中大建校百年之际拍下自己与地球的合影。
这个采用木质环保材料为外壳、长度与成人小臂相当的立方星,由中大学生微纳卫星协会自主研发。“我们计划完成木质环保材料外壳空间在轨验证、轻量化点阵超材料结构在轨应用探索与可伸缩自拍杆的在轨验证等航天任务。”主导该项目的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辉介绍。
学科布局亟待与产业紧密对接
未雨绸缪多年后,深圳的高校建设正进入收获阶段。
除了中大深圳校区之外,据深圳市政协消息,总投资约55.5亿元的深圳海洋大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要点近期已获批,正在进一步深化设计,预计今年7月底开工建设,2025年7月一期工程部分建成投入使用,2026年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近年来,深圳以大手笔投入高等教育、“排队”建大学而闻名全国。有观点曾形容深圳正在“三条腿走路”,一边引进985高校和科研机构,一边扩大本土高校实力,另一边还在拼命建设新大学。
从近年来深圳在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可以看出力度之大。2023年深圳投在教育支出上经费超1000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5强,总量超过广州,位列全国第三位。
业内人士认为,对高等教育的大手笔投入,首先是有助于缓解广东制造业的“人才之渴”。
本地高校留粤一直是广东人才的重要来源。根据相关研究报告,2019~2021届广东省本科毕业生,本地就业比例高达93.1%,其中外地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本地的比例为58.3%,两个比例均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
新建大学带来的学位增量,也意味着更多的人才留粤。中山大学校方统计,截至2023年6月,中大深圳校区毕业生6200余人,近八成就业毕业生前往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作,就业毕业生中超八成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
人才培养只是第一步,将其与新兴产业、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更先一步纳入新建学校的发展思路,是在“制造业当家”的大环境下更高层面的要求。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工学部主任、中山大学先进能源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郭烈锦教授看来,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培植发展对高质量的工科人才有强劲需求,但当前的人才支撑对制造业是不足的。
“所以我个人感觉中大走长远发展,通过新工科对未来产业的培植和转型,形成强有力的人才培养的平台和基地,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和技术研发的激励是十分急迫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郭烈锦说。
据其介绍,目前中大已有材料、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工程、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先进能源等多个工科学院,正在筹建绿色芯电、柔性电子、大数据与网络通信安全等国家级的科研和一流人才的培养教育平台,以及国际先进的颠覆性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基地,并且着眼于培植和重构洁净零碳、绿色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产业,“这些产业的规模将是超万亿乃至10万亿以上的产业链。”
“工业发展涉及的一级学科门类众多,中大正因为是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学,有很强很宽广的科学基础和人才基础,我们很期待未来能把深圳光明区真正践行成中国科学中心、世界科学中心,成为我们甩掉欧美国家传统工业体系而自立自强的科学支撑。”郭烈锦表示。